来源:北京商报网络配资股票
* **持有合法资质:**公司必须持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证券经营许可证》,并接受监管。
号称半个月即可帮助商家合规跑路、从报价到突然闭店形成团队运营、变更法人有套路式操作……“职业闭店人”正在侵犯消费者权益。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职业闭店人”已形成链条,前端人员先协助跑路商家更换法人和股东,后端人员随即操作财务报表、转移资产直至门店关闭。该流程中,“职业闭店人”一般按照门店负债的15%收取费用。“职业闭店人”的出现不仅让消费者经济受到损失,更让消费者对预付式消费模式产生了疑虑和不信任。
“你现在需要经营半个月”
一家经营不善的公司,还拖欠着员工几个月的工资和不少课时债,该怎么做才能合法抽身呢?“现在要做的就是再坚持正常经营半个月,正常招生授课、办卡,半个月后我们会完成店铺的法人转让,开始操作闭店。”当北京商报记者以一家瑜伽店店主的身份询问闭店方案时,身为“职业闭店人”的王勇(化名)给出了上述答复。王勇声称,自己在职业闭店团队中负责销售,其团队已经操办了健身房、舞蹈室等多家机构的跑路事宜。
添加王勇的联系方式后,对方先询问了门店的基本情况,包括门店拖欠的课时费用、拖欠的员工工资数额、是否有正常缴纳税务以及是否有相关营业执照等。半个月,是王勇给出的时间。他多次强调“你现在需要经营半个月”“半个月能维持吗”。
按照王勇给出的时间规划,半个月后他所在的团队就可以接手店铺并处理后续关店事宜。法人变更的流程大概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变更法人后的流程就与店主无关了,“在法律意义上讲,店主与门店就没有关系了”。
随后,王勇直接给出了初步的操作方式:“从现在开始,员工的工资就不用发了,到时候仲裁的话,我会找人给你顶的,把你剔除出来。”
王勇口中的“给你顶”,是指王勇所在的团队会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将店主从所在店铺的法人、股东和监事中完全剥离,直接更换新的法人、股东等。北京商报记者在王勇的社交平台上看到,他提供挂名法人服务,处理股东代持、合同纠纷、风险规避等业务。
挂名法人从何而来?另一位“职业闭店人”冯克(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们会定期寻找适合充当新法人的人选,“他们都是自愿的”。冯克坦言,“他们并不在意是否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冯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也发布招收信息称,大量收征信白户,代价是黑名单。记者在多个社交渠道调查得知,“顶包”成为新法人的人选大多是急需用钱的特殊人群,即使事后追究责任,新法人也并无偿还能力。
据央视财经公开报道,北京美吉姆一些门店的运营方就将法定代表人更换成了一个名为李震的人,身份资料显示,其为辽宁沈阳某村70多岁的老人。北京金宝贝、天津金宝贝、上海金宝贝的运营主体都在今年1月陆续把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广东惠州惠东县某村53岁男子。
在确认有闭店意向后,王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半个月内要正常经营,“不要给员工讲门店的具体情况”。他还表示,团队能协助搬运器材和制作财务报表,如果需要器材搬运,可以从下班开始到第二天早上5点期间进行,配合的员工可以等抽身后再给予一定补偿。
当北京商报记者询问相关流程是否合规合法时,王勇表示,“是合法合规的,因为我们做的不止你这一家店”。
“职业闭店人”只是消费者给予的称谓,在社交媒体上还有“债务优化师”“教培闭店优化”等搜索关键词。北京商报记者多次搜索发现,这些“职业闭店人”会主动分享“稳妥退出?直接跑路!”“闭店有方法”“剩余课时费是资源不是债务!”等文章,吸引有需要的跑路商家主动联系。
团队“套路式”闭店
“职业闭店人”介入后,会向需要跑路的商家收取一定费用,负债金额越高,收费比例越低。王勇透露:一般按照门店负债的15%进行收费,负债包括拖欠员工的工资、消费者的课时费以及房租水电等费用。当北京商报记者询问瑜伽馆负债近200万元需要支付多少费用时,王勇报价约24万元。
通过多方调查后,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像王勇这样的“职业闭店人”不在少数也并非个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前端销售咨询到后端实操运营的链条,闭店流程也形成了套路。像王勇和冯克这样的人员,只负责其团队中的销售业务,他们也是寻求闭店的商家最开始能接触到的最早一部分人群。冯克解释得更为详细,称参与“职业闭店”的人员数量不固定,待闭店结束后,他们会按比例进行抽成收费。
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团队中不仅有负责招揽项目、谈合作的前端员工,还有在幕后负责变更法人、准备财务报表、处理售后问题的后端员工。具体而言,王勇、冯克这样的前端员工与需要闭店的商家谈成合作,会操作更换法人代表和股权结构,确立新的经营主体等;随后后端员工开始接手,继续负责闭店的后续处理工作,包括缩减注册资本让店铺账务看起来更为“合理”。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完成法人变更后,门店不会立即闭店,还会正常经营一段时间,待原商家完成与门店彻底“切割”后,“职业闭店人”的后端员工才会进行包括贵重物品在内的资产转移、紧急闭店。
可见,“职业闭店人”正逐渐形成一条灰黑产业带,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公司设计“跑路”方案并接手纠纷善后工作,包括帮商家更改经营主体、逃避法律责任、转移资产等。
实际上,即使“职业闭店人”帮着跑路商家完成法人转移,后者还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指出,法定代表人与公司是独立的,法定代表人一般不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公司在作出生效判决后不履行支付义务,一般会对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采取纳入失信名单或者限制高消费措施。在生效判决作出前,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原法定代表人仍可能在强制执行阶段被纳入失信名单或者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需加强身份和性质认定
8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舆情热点中明确指出,“职业闭店人”正成为预付式消费的维权阻碍。赵占领表示,即将面临闭店的商家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备,坦诚沟通相关情况并提交应急预案,以减少闭店产生的恶劣影响。同时,商家要准备剩余课程安置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消课选择,及时发出闭店通知,为消费者提供合理解决方案。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直言,“职业闭店人”为商家提供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让商家能够在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情况下轻松“脱身”,该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中消协此前也强调,“职业闭店人”帮助“跑路商家”逃避法律责任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预付式消费商业模式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损害了营商环境。消费者纷纷在社交媒体吐槽,在早教机构金宝贝“一夜闭店”事件以及北京早教机构美吉姆、纽哈顿闭店事件中,均出现了“职业闭店人”的身影。
对此,中消协表示,舆论呼吁,针对“职业闭店人”这类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群体,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规范整治,对其身份和性质进行认定,并且有针对性地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让“职业闭店人”无空可钻。
今年7月,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针对商家“失联跑路”问题,《条例》表示,当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提前30日在其经营场所、网站、网店首页等的醒目位置公告经营者的有效联系方式等信息;在此情形下,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北京商报记者 王思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李桐 网络配资股票